能否成为中国马斯克,李书福成败在此一举

  来源:财富FORTUNE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进了汽车还得用手机,这是汽车人的耻辱。”中国工程院…

  来源:财富FORTUNE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进了汽车还得用手机,这是汽车人的耻辱。”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2017年曾在一个行业论坛上表达了对车机系统的失望。

  五年过去了,王坚期待中的改变并没有出现。电商平台上的车载手机支架依然畅销,许多购买了新车的车主,仍苦恼于汽车不够聪明,要么是自带的导航、音乐软件不好用,要么是功能欠缺、交互失灵。

  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打算改变这一局面。而且,他的想法非常有野心,不只是车机,手机他也要一并挑战。去年9月,他高调在武汉成立公司,宣布将要打造高端智能手机,且面向全球市场销售。时隔半年多,吉利手机终于有了进展。近日多个信息源透露,李书福名下公司收购魅族的交易,目前正处于交割阶段。

  吉利做手机,看好声音并不多,很多人第一时间联想到了格力。七年前,董明珠寄望以手机抢占智能家居风口,为格力开挖一条生态护城河。但格力前后推出三代智能机,并未激起任何市场水花,成为了商业史上著名的跨界失败案例之一。

  质疑者认为,乐视、360、联想、锤子做手机折戟的例子就在眼前,在新能源汽车前景可期、市场广阔的情况下,李书福应该学习王传福、曾毓群,深耕行业上下游,而不是盲目多元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成为共识,小米、华为、苹果等手机厂商加速向汽车产业渗透,但是车企“反向思考”进入手机领域,吉利是第一个。

  对吉利来说,车机是必答题,手机不是。手机产业已是竞争最为白热化的红海,前十名的品牌占据了九成以上市场份额。而且这家民营车企志在高端市场,让用户抛弃已有的高端品牌去选择它,更加具有挑战。

  即便是收购魅族而不是创造新兴品牌,吉利能否将其重新带回消费者视野,以及收购后的团队整合和研发突破,仍然有待观察。魅族靠MP3起家,手机曾收获一部分小众拥趸,2015年获得阿里5.9亿美元投资之后,马云曾给它提出过三年内进入手机市场前三的目标,但事与愿违,魅族逐渐边缘化。有人据此抛出悬念,马云未能拯救魅族,李书福可以吗?

  李书福坚持认为,“更加高档、更加智能的手机发展前景仍然可期”。或许我们不要低估了他的决心。当年靠着“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两排沙发”的无畏勇气下场造车时,谁也没能预料到他会成为中国企业家里的“冒险王”:除了收购沃尔沃、宝腾、路特斯、Smart等外资品牌,他还是奔驰母公司的大股东。

  他对于汽车的朴素阐释,如今变成了“轮子上的智能手机”。李书福曾表示,“手机业务对整个吉利汽车工业来讲,意义非常深远。手机更好地发展,能带来车机更好地发展;车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够推进智能座舱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能够帮助智能电动汽车竞争力不断地提高。”

  如果李书福有一个商业标杆,吉利的对标或许并不是比亚迪等国内竞争对手,而是特斯拉。2018年接受财经作家吴晓波专访时,李书福说过这样一段话:对于特斯拉,你们看到的只是表面,我们看到的是本质,特斯拉的目的不是为了造车,造车只是它构建线上技术的载体。

  虽然李书福没有明确表达过视马斯克为偶像,但“钢铁侠”的科技梦想和商业上的成功,尤其是他在中国市场所收获的名利,一定对李书福有极大的触动和启发。吉利的商业布局,与特斯拉的相似、重合之处越来越多,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试图打造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智慧出行生态。

  最近几年,吉利致力于由传统制造企业向科技集团转型,不仅加速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还积极布局飞行汽车、低轨卫星、自主芯片研发等新兴领域。李书福的野心和马斯克一样,早已飞向外太空。

  新能源汽车领域,吉利的极氪、Polestar(极星)对标特斯拉。高端手机方面,马斯克之前表示要超越苹果,制造“Model π”手机;2018年,吉利战略投资浙江时空道宇公司,布局商业化低轨卫星,对标的是SpaceX和星链计划;马斯克建造超级飞行高铁,而李书福则押注飞行汽车,吉利全资收购的Terrafugia(太力飞车)专注城际飞行汽车,入股的Volocopter(德国城市空中出行公司)则聚焦于短途空中电动出行。

  继特斯拉之后,吉利控股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家“造车+放卫星+做手机”的企业。如李书福所言:“手机、车联网、卫星互联网跨界互动,做强生态圈,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生活体验。”

  在李书福的预期中,时空道宇的低轨卫星网成形后,将提升吉利汽车的导航精度达到厘米级别。这不仅有利于“立体出行”的布局,还能与汽车制造、未来出行、大数据等行业深度融合,产生全新的商业价值。

  手机是李书福梦想的关键一环,他希望用智能终端串联起吉利的产品和服务。他能否成为中国马斯克,吉利能否升级成为一家科技公司,成败或许在此一举。他此前在武汉的签约仪式上说,高端智能手机项目将充分发挥吉利和沃尔沃生态圈在设计、研发、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链管理等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正在建设的时空道宇低轨卫星网等全球化布局优势,同时在汽车智能化、软件能力建设、科技化转型等方面相互赋能,实现超级协同。

  尽管未来出行的方向一致,但是相较而言,在前沿科技的探索方面,马斯克领先于李书福不止一两个身段。前者“亲自下场”的星链计划、运载火箭已经成果初具,而李书福通过收购或入股方式的诸多布局,才刚刚上路。正如汽车产业的现状,中国自主品牌与欧美车企的差距看似在缩小,但是在芯片、操作系统等内核科技上仍实力悬殊。

  当年,为了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李书福无奈上书:“请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正是这句话打动了当时的国家计委主任,让吉利在中国加入WTO前夕拿到了“准生证”。如今在“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时期,从企业家精神的角度而言,对于李书福这样不惧失败的“野心家”所迈出的探索脚步,我们仍然该给予一些掌声和鼓励。梦想总是要有的。(财富中文网)

关于作者: 懂车快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