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诚投资陈家琳:当下高质量的成长股空间还是会更大些 有一个风险可能还未被市场充分认知

广告位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世诚投资陈家琳:当下…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世诚投资陈家琳:当下高质量的成长股空间还是会更大些,有一个风险可能还未被市场充分认知……

  来源:聪明投资者

  1.高质量成长没有什么严谨的定义,很多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来说也是见仁见智,我们主要看两个纬度,一个是公司的治理结构,另一个是持续为上市公司本身以及所有股东创造价值。

  2. 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关注不在于抓了几条大鱼,找到翻倍股或者十倍股,重要的是规避了一些潜在的大雷。

  巴菲特讲过长期累计下来的收益不在乎你打过几场胜仗,而在于你规避了多少个大雷,对于A股市场同样适用。

  3. 现在我们处于这样的点位,大概率处于一个磨底阶段,把很多大概率的事件叠加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一次大概率不会“不一样”。

  4. 要敬畏周期的力量,所谓的胳膊就不过大腿,再强的阿尔法也敌不过贝塔,周期的情绪就像一个钟摆,它很少正好停在6点钟的位置,这是小概率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在左右摆动。

  5. 做投资管理还是要抓主要矛盾,尽量过滤掉噪音和杂音。现在市场受到影响最大的矛盾,还是海外流动性收紧的预期和国内疫情。

  6. 人民币汇率虽然会影响短期情绪,但是不是一个主要矛盾,它和股市是弱相关性。

  7. 市场过多计入了短期因素,比如供应链问题,这些风险未来都会逐步消除掉。还有一些风险,不排除市场预期不够充分,比如在“吸引外资”、“走出去”的方面,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8. 假以时日,赚钱还是大概率,等待赚钱的时间不会太长,具体的投资方向,低估值的价值股是一种选择,看长一些,总是奔着成长来的。如果把当下定义为熊市,就好好珍惜当下的熊市吧。

  以上是5月8日聪明投资者第38期价值研习社上,世诚投资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陈家琳,围绕“当下市场如何投资高质量成长”进行的精彩分享。

  陈家琳拥有26年证券研究和投资管理经验,擅长挖掘高质量的成长股,曾担任全球最大的主动管理型QFII基金——富通“扬子”基金的基金经理,并在管理期间取得较高的收益回报。

  2007年,陈家琳从公募基金转行到了私募,并且一做就是十几年,长期业绩在市场排名中始终靠前。

  陈家琳认为成长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抓主要矛盾,同时过滤掉一些噪音,这是作出投资策略的前提。

  此外,认清自己能力圈也很重要,陈家琳如是说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看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不要以为自己既可以、又可以、还可以,实际上有可能你什么都不可以。”

  活动期间,治理结构是陈家琳多次提及的词汇,在他看来,高质量成长里的第一因素就是公司治理结构。

  对此,陈家琳解释道,对治理结构的关注不见得一定能逮到几条大鱼,抓住几个翻倍股,甚至是10倍股,更加重要的是让你可以更好的规避一些潜在的大雷。

  对于高质量成长而言,行业、板块、公司之间其实都是相通的。

  具体来看,世诚投资近期主要聚焦的行业分布在:

  第一是以能源革命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

  第二是以消费、医药、生命健康为代表的传统的核心资产;

  第三是上游的周期品。

  问答环节,聪明投资者创始合伙人艾暄之城与陈家琳线上对话,两人围绕对高质量的理解、当下不确定性市场下中的话题、挑战以及风险等等,进行了精彩的讨论。

  以下是本次研习社的精彩内容,全程1小时50分钟,想查看全部内容,欢迎下载聪明投资者APP,关注即将上线的完整版课程。

  主 讲正 文

  如何定义“高质量成长”

  我相信“成长”是资本市场一个永恒的主题,包括A股市场也是一样。

  在机构投资者的眼中,我们不单单是看“成长”两个字,前面还要再加一个定语,就是高质量成长。

  何谓高质量成长?

  其实没有哪本教科书上有一个非常严格严谨的定义,对于高质量成长,哪怕是在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之间也是见仁见智。

  在世诚投资看来,我们理解的高质量成长无非是两个维度。

  一个是治理结构,一家公司从制度安排上有没有这么一种机制,让外部的小股东或者其他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相对于大股东相而言,都能得到保障,得到保护。

  让各方都能分享上市公司的成长成果,这是我们做公司选择的时候一个关键所在。

  最近几年关于治理结构,关于 ESG非常流行,但从我自身而言,包括我们的投资团队,接触治理结构还是蛮早的。

  20多年前我们就已经有一份关于治理结构的打分表,零零总总差不多有70多个问题,涵盖了治理结构的方方面面。如果上市公司打分不及格,对不起,其他基本面再好,也不能推荐。

  所以,从20多年前一路传承下来,我们到现在也还是非常看重这一块。

  对治理结构的关注不见的一定能逮到几条大鱼,抓住几个翻倍股,甚至是10倍股,更加重要的,其实是让你可以更好的去规避一些潜在的大雷。

  我记得巴菲特也讲过,长期累计下来的收益,不在于你打了几个大胜仗,而在于你规避了多少大雷,我觉得,对A股市场这句话同样的适用。

  高质量成长的第二块,就是要能够持续的为上市公司本身,包括背后所有的股东创造价值,包括内部财务资源的持续积累,或者在传统领域里,持续的创造自由现金流,持续保持一个比较健康的资本回报率。

  然后聪明的用好这些不断积累起来的内部财务资源,不管是用于投资,还是用于策略性并购,或者说一时半会实在没有太好的投资机会,转而通过提升现金分红率,或者增加回购来回报股东。

  这是我们对于高质量成长的定义。

  A股市场的本质是一个博弈的市场

  关于高质量成长的投资策略,我觉得这跟高质量成长相关的价值投资,其实是两个维度。

  一是要能够穿透概念、故事题材、包装表象、直达事物的本质和真相,去想一想上市公司背后的大股东、实控人,到底在下一盘怎样的棋?而上市公司又是他怎样的一枚棋子?

  A股市场跟美股市场相比,一个根本性区别在于,A股的4000多家上市公司里,绝大多数都有一个实控人,有一个大股东,它不像美股基本上已经机构化了。

  所以我们在分析研究,做价值投资的时候,不单单要把上市公司本身搞清楚,还要把背后的大股东给搞清楚。

  在世诚投资内部,我们把它称之为people-research,就是对于人的研究。

  另外一个角度,A股市场的本质是一个博弈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里,我们要做到知己知彼。

  需要把我们自己的初步想法跟市场其他投资主体的想法结合起来,看看里面有没有预期差,然后再来制定我们最终的交易策略。

  这里面的博弈特性,不管是我们在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还是在A股市场,都是相通的,而且这种博弈的特性在未来还会持续存在于资本市场。

  所以我说,高质量投资和高质量成长的价值投资,其实是两个维度。

  一个是要看透上市公司,包括大股东的实质和真相。

  第二也要洞悉、洞察市场上的其他投资人,其他交易者,他们的想法,他们所要采取的交易策略,要保留第二层次思维的立场。

  3000点可能是一个磨底阶段

  我觉得3000点的市场短期可能是一个磨底阶段,毕竟眼下还有一些不确定性,包括海外流动性到底收紧到什么地步?大家的预期已经到哪里?

  包括国内的疫情还是比较难判断。

  市场还是非常的有效,它会提前行动,其实市场也正在给流动性拐点、给疫情定价,我相信后续一旦这两大宏观因素明朗之后,还是会迎来非常可观的机会。

  现在的情绪是比较低落的,但恐慌倒还不至于,跟两年多以前的情况还是有所区别的,跟2016年年初熔断还不一样,跟2015年股市的异动也有很大的区别。

  现在是一个处于情绪比较低落的时间窗口,同时,股指不管是绝对水平,还是看估值,都处于一个低位。

  在这个时候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讲,就是输时间不输钱。

  对话环节

  这一次大概率不会“不一样”

  艾暄之城世诚投资成立以来,经历过牛熊的洗礼,对投资而言,永远都有不确定的事情,本质上来说你是在做大概率的事情。从26年的投资经验来说,当下有哪些还属于大概率?

  陈家琳你刚才讲到有很多桥段是新的事,我感觉不单单桥段是新的,连整个大环境框架也是全新的。

  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就100年才能遇见一次的大变局,我们没有一个人曾经碰到过这样一种局面。

  另外,两年前我们又赶上了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同时我们还遇上了4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最高的通胀,还遇到了30年以来最大的地缘冲突。

  所有的事件叠加在一起,我们所面对的是每一个人投资生涯中最大的不确定状态。

  就我们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而言,投资也好,投资管理也好,它的本质上就像我说的在管理风险,管理不确定性,本质上在做一个大概率事情,那么到底还有哪些大概率?

  首先,我们还是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总体而言国运还是在往上走的,而且我们的资本市场还在继续的改革开放之中。

  如果回望10年前、20年前整个市场里面一两千家上市公司,一方面偏周期属性多一些,跟宏观经济高度相关;另外一方面整个投资者群体机构化还不够成熟,所以它基本上是同上同下的。

  但今天这个市场,我们经常用的一个词叫“轮动”。轮动意味着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些所谓的结构性行情。

  我们在过往,包括预判未来的时候,还是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群体,包括一些板块能够持续的给我们提供一些投资机遇。

  另外,不管是上市公司的领军人,企业家,还是一些非上市公司,我们看到这里面有很多的企业家还在继续努力的做大做强。

  回顾历史,3000点大概率对应着一个相对的底部区域,所以我们大概率处在这样一个磨底阶段。

  把这些大概率事件叠加在一起,就让我们感觉到,这一次大概率不会“不一样”。

  投资最重要的是抓主要矛盾

  艾暄之城谈到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包括疫情也好,通胀也好,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包括4月份人民币这加速贬值的走势。

  在这所有的信息当中,你最关心的是什么?影响到你的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陈家琳从投资方法论的角度,我们最重要的是抓住主线,抓住主要矛盾,但确实现在越来越不容易。

  因为现在的资讯太发达了,我们每天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着,充斥着。从投资的角度,抓住主要矛盾,同时尽量过滤掉那些噪音和杂音。

  现在整个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除了微观层面的因素之外,受到影响最大的主要还是两个宏观变量。

  一个是的海外流动性收紧的预期和节奏,另外一个就是国内的疫情,包括对于经济的影响,其他因素我觉得暂时可以退居到次要地位。

  但是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有的时候也会做一些转换,所以,在不同的阶段,信息或者说主要矛盾,主线,有的时候也会有所变化。

  举个例子,人民币汇率。我觉得人民币汇率虽然会影响短期的情绪,但是本质上人民币汇率应该不是主要矛盾。

  我们现在越来越观察到它跟股市的这种弱相关性,而且纯粹从技术角度讲,这次人民币的贬值,开玩笑的说是在还之前的债。

  为什么说在还之前的债,因为之前人民币实在太强了,有点强过头了。

  所以哪怕这一次贬到,比如离岸已经到了接近6.7%左右,但是人民币在主要货币里仍然是最强的币种之一。

  对于这种分析框架内的次要矛盾我们会关注,但是不会过多的受到它的干扰。

  另外在微观层面,我们还是会比较关注上市公司的盈利趋势,并且会客观的去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一些投资策略,或者是交易策略。

  没有被充分认知的风险——国产替代的不确定性

  艾暄之城最近大家确实是比较悲观的,正好我们最近在重温往年巴菲特股东会的一些内容,2008年5月的伯克希尔股东会上,其实还没有发生雷曼兄弟破产这些糟糕的事情。

  但巴菲特当时说,重要的是考虑风险,就连过去从来没有出现的风险也要考虑在内。

  你刚才也特别强调要敬畏市场,强调无处不在的尾部风险。现在有哪些风险我们是反应过度了?或者还有哪些风险没有被充分认知呢?

  陈家琳我想在大家比较悲观或者是迷茫的时候,去多看看巴菲特过往的股东信也好,或者是股东大会上的一些讲话也好,应该还是能够给到我们一些指引的。

  我们经常听到巴菲特的一句话是,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但实际上他还是非常看好他投资的这些上市公司。

  还有霍华德·马克斯,他非常强调周期,琢磨最多的也是周期。

  我现在也更加的深刻理解这么一句话,叫“凡事皆周期”,包括最近这几年的投资经历,也让我对“凡事皆周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实市场上有很多自下而上选股的投资人,我们世诚投资也是偏自下而上,但是我们更要去敬畏周期,所谓的胳膊拧不过大腿,再强的阿尔法敌不过贝塔。

  周期的情绪,大家都知道是一个钟摆,它总是反应过度的,很少有正好反应到位的,恰恰停在6点钟方向,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更多的时候是钟摆在左右摆动。

  就当下而言,我们觉得反应过度的地方可能在于目前市场过多或者过高的计入了一些短期的因素。

  包括疫情带来的供应链、物流方面的冲击,我相信随着后续有序的复工复产,这些风险都会被逐步的消除掉。

  另外,如果看的稍微再长远一些,还有一些风险,不排除目前这个市场预期还不够充分,比如说我们在吸引外资,或者走出去方面,在未来有可能会面临更大更持续的挑战。

  之前我们公司内部有个投资策略,我把它称之为“赚老外的钱”,这里面包括出口的主题,国产替代的主题。

  现在看来,我觉得这个主题的不确定性不可否认比之前有所抬升。

  举个例子,像前两天有一家电子公司,只是有一个传闻说有可能因为所谓的人权问题会受到进一步的制裁,这家公司的股票几乎连续两个跌停板。

  在我看来,如果说还有哪些风险没有被充分认知,国产替代的不确定性应该算一个。

  最终没有办法创造现金流的企业都是在“耍流氓”

  艾暄之城谈到高质量的成长股,最核心的这些高质量指标的权重是怎么来界定的?再比如说像刚才讲的财务指标,观测高质量成长公司时有没有一些变化?

  陈家琳要去很量化的说这个权重是比较难的,我们只是有一个大致方向,毫无疑问我们也需要去与时俱进。

  一方面,高质量成长里的第一因素是治理结构,有没有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能够让外部股东也跟大股东一起按比例来分享成长。

  另外一方面,现在有很多初创型的独角兽也好,或者一些更大型的巨无霸,确实从财务指标上可能一时半会还不尽如人意。

  所以我开玩笑的说,如果是一个最终没有办法创造现金流的企业都是在“耍流氓”。

  如果你有内部的财务、资源的积累,你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前面讲了我们可以做投资,可以做回购。

  但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又需要成长,你就没有选择,要不去做债权融资,不断的去借钱,要不就是不断的做股权再融资。

  回过头去看,A股市场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没有一个牛股是靠借钱借成牛股的,靠加杠杆加成牛股的,或者说靠不断的做定增发股票发成牛股的。

  所以我觉得,在高质量成长里给全体股东创造财务上的回报,有持续的价值创造,始终是高质量成长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看清自己的能力圈:有所为有所不为

  艾暄之城你前面在谈到做成长股投资不仅要看企业,还要尊重市场,因为市场里面还要赚博弈的钱,包括赚一些预期差的钱。

  你谈到看企业要看企业家,要做people research,要研究对手方,这样做投资的难度是不是太大了?因为你要始终保证自己的认知是可以超越市场的。

  陈家琳我觉得 A股市场的有效性也在不断的在提升,但还远远不够。

  因为很简单的一点,现在个人投资者还是占了很大的比例,每天的成交金额不管1万亿也好,8,000亿也好,估计80%以上的成交量是由个人投资者提供。

  而且机构投资者有时候的投资心态也没有真正的机构化,包括我们自己有的时候也难免会被市场带着节奏走。

  当然,预期差我相信还是会有不少,比如说,市场可能过度反映了短期疫情的冲击,所以总是会有预期差。

  但是对我而言,我首先想到的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还是要看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也就是所谓的能力圈,不要以为自己既可以、又可以、还可以,实际上有可能你什么都不可以。

  另外,所谓的预期差,还是要去更多的关注那些长期的趋势。

  市场的这种结构其实决定了短期确实容易被一些情绪所左右,情绪就是一个钟摆,有的时候还摆的挺厉害。

  但如果你把时间放的稍微长一些,我相信整个市场总体上还是能够比较好的反映基本面。

  选择布局能够穿越整个经济周期的方向

  艾暄之城你现在投资组合的行业结构是什么样的?它主要现在是分布在哪些领域,或者是哪些板块?

  陈家琳我们目前聚焦在以下几个领域。

  第一个是以能源革命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我相信中国未来还是以制造为本,制造立国,短期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而且我们还面临着很多所谓的掐脖子的工程,上市公司里面的这些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的群体,当然也包括像能源革命,还包括其他一些像半导体诸如此类的,这还是一个聚焦的重点领域。

  另外一块是以消费、医药、生命健康为代表的传统的核心资产,核心资产从去年春节开始一路调整到现在。

  但是这些公司,特别是各个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还是体现出了很强的韧性,我觉得这些传统的核心资产在经过这一年多的调整之后,未来也会迎来转机。

  还有一块是上游的周期品,我觉得未来通胀应该还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这里面包括之前不断的放水,包括近期大部分的商品,包括一部分服务业,他们的供求不平衡的状态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不管是高端先进制造业,还是传统核心资产,还是一些上游的资源品,它们是有机会能够穿越整个经济周期。

  我们不用去过多的纠结今年5.5%的目标能不能实现,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行业的细分领域,不管经济怎么样,经济好对于这些企业是锦上添花,如果经济一时半会比较一般,这些行业的这些公司还有足够的生命力,有足够的韧性,自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选择的另外一个维度,是由我们自身投研团队的能力圈来决定的。

  在这么多的行业中,这么多的企业是到底哪些符合高质量成长的理念?

  对于高质量成长而言,行业、板块、公司之间其实都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你有好的治理,高的透明度,对全体股东价值的重视,能够真正的想着帮公司去创造价值,保持持续的成长,而不是为了满足一己之欲或者是一己之力而去透支上市公司,甚至去鱼肉中小股东。

  低估值的价值股或许是一种选择,但成长风格的空间会更大一些

  艾暄之城你最新的观点提到未来一段时间,相比价值投资你更看好成长。但最近大家可能更关注低估值价值股的投资机会上,你觉得中间有这种预期差吗?

  陈家琳我觉得放长来看,毫无疑问成长是永恒的主题,短期来讲低估值的这些价值股也可能会有一些相应的机会,但这种机会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战术层面的。

  就是你现在需要面对宏观的不确定性,你要把自己先躲起来,大家发现从估值,从交易结构,或者是抗风险能力,短期而言,低估值的价值股说不定是一个所谓的避风港。

  但是你去投这些公司,对于所投的这些标的,就具体的公司而言,真的有那么强的信仰,或者是底气嘛?我觉得不见得,你是为了躲起来。

  不是说这种投资方法不可以,其实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小半年时间里,这种投资方其实还是蛮成功的,不管是从绝对收益还是从相对收益的角度。

  稍微拉长一些来看,未来一年赚钱的确定性还是蛮高的, 3000点入市不排除会有一些浮亏,但是假以时日赚钱还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我特别强调这个,是我们讲很多东西的时候其实都是在讲一个概率,它没有那么清楚的非白即黑,或者说不是1就是0,没有这么简单。

  我觉得低估值的价值股或许是一种选择,但如果稍微看长一些,市场总是冲着高质量成长来的。

  所以只要成长股的估值、交易结构又回到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理论上讲,成长风格的空间会更大一些,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这方面的苗头。

  大概是从去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完之后,2012年整个经济工作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从那个时候开始,价值基本上持续的跑赢,但到了最近,价值和成长两者在交替了,并没有出现像之前这种持续的一边倒的情况。

  撇开这种风格的轮动,回到整个市场,牛市的时候大家很怀念熊市,如果你把当下定义为熊市,我觉得你就要好好的珍惜当下的熊市,我觉得此刻应该是要珍惜的。

  应对通胀可以配置这些资产

  艾暄之城最近巴菲特又在加仓西方石油,不光是这一点,现在国外的流动性在收缩,通胀的趋势还在持续的,包括从去年底,可以看到很多国外的投资机构都把抗通胀作为特别重要的一个主线。

  你以前管过QFII,如果放眼这种多元化的资产,你有什么样的抗通胀的应对建议呢?不仅仅局限在A股上。

  陈家琳实际上,当你跳出权益资产,从商品的角度去看,油是一个选择。

  两年多前,2020年3月份,美股一个月内三次熔断,对巴菲特来讲也是活久见,他都没有出手。

  但最近一个季度大概已经买了四五百亿美金,这里面有两家石油公司,一家保险公司,包括的西方石油,所以油是一个选择。

  另外,不管是在权益资产里,还是从商品的角度,部分的工业金属、能源金属也值得关注。

  未来能源金属的供求矛盾一时半会很难得到缓解,甚至贵金属在美国的实际利率还在上行的过程中,现在实际利率已经转正了,马上就可以到我们的预期中,

  假如说到了0.3-0.5这样一个范围,我相信贵金属、黄金后面也会有相应的表现,这些都在选择的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包括一些传统的能源上游领域,也不排除会有一些投资机会。

  不要在新的吃饭工具还没到之前,就把原来吃饭的家伙给扔了,说的其实就是部分传统能源。

  如果回到股票投资,我们还是需要在行业内去锁定那些有质量的公司,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取行业的一个头寸,而在公司层面就做得很随意,或者是很随便,这是一个对于抗通胀的大致想法。

  观众问答环节

  双碳方向的产业链还在高速成长

  你去年年度策略中提到“守正出奇”,守正中双碳领域是重要的投资方向,但今年双碳板块的业绩分化非常大,而且估值普遍大幅下调,世诚在双碳领域是如何布局的?

  陈家琳关于双碳、新能源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一直是A股市场里大家关注度最高的板块之一。

  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里面提到的“守正”的一个方向,就是双碳领域的投资,包括新能源,或者与新能源相关的像电网投资这些。

  这个方向在实体经济里表现是非常的强势,不管是新能源车,还是光伏、风电,包括电网投资,但是股票市场的走势跟实体经济正好两个方向,为什么会是这样?

  从事后看,在整个 A股市场里,交易结构、估值相关的风险,需要得到重视,需要进一步的强化。

  站在当下,这一批股票或者是此类风格的股票,大家把它简称为赛道股,不管是股价、估值,包括机构持仓其实都下来了不少。

  如果回到基本面,不管是刚刚披露的年报,一季报,还是对于二季度,全年乃至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展望,我们自己分析下来,双碳方向的整个产业链还在高速的成长。

  所以我觉得这种基本面跟估值、股价方面的分化,已经走到了一个比较极端的情况,后面应该会有收敛。

  只要大家能够看到基本面还在持续的提升,我觉得对于这类成长股而言,到时能够享受估值切换。

  成长股特别是有质量的成长,他们应该能够通过时间来换空间。

  所以,站在当下,我们自己对于双碳领域的投资,是比之前看的更加积极了。

  目前创新药已跌出了价值,关注度较之前大幅提升

  如何看待医药板块的这次大跌,后市如何看这个板块?有什么看好的子板块?

  陈家琳医药所涉及的细分领域非常的多,我们世诚投资主要还是聚焦在创新药领域。

  我们把它们称之为BioNTech的一些生物制药公司,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初创型的公司,有一部分在逐步的在尝试往Bioinformatic去转,但这个路是蛮艰辛的。

  对于这些公司来讲,我相信一方面是投资者对于他们研发管线内部的价值过于乐观了。

  另一方面大家也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整个产业的政策,不管是CDE对于临床研发的新的指导,还是一些医保谈判的政策,包括中国创新药公司在走国际化这条道路的时候,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一些挫折。

  还有一点,这批公司比较多的在香港上市、美国上市,跟前面的互联网公司有些相似,他们更容易受到外部流动性的影响和冲击。

  所以这些公司相对于A股的上市公司而言,除了基本面的一些变化,本身需要去消化一部分估值溢价之外,还有一个额外的冲击就是来自于海外流动性的预期减弱之后受到的额外影响。

  但是现在,这些公司都跌出了价值,特别是创新药领域,我们的关注度较之前是大幅提升。

  我们现在会更加挑剔的去看这些公司,看它们的管线,竞争力到底是怎么样。

  然后从财务角度来讲,他们有多大的能力能够度过当下的寒冬。

  另外,他们的科学家团队、研发团队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也会非常关注他们团队的稳定性,这毕竟是一个跟人相关的生意。

  把以上几个维度梳理清楚了,我相信在目前的市场里应该是能够找到一些金子的。

  始终关注迭代方面做的比同行更优秀的公司

  对于成长股投资,你更喜欢享受产品渗透率提升的这个过程呢,还是更喜欢等到行业渗透率达到快要成熟的阶段,龙头公司的格局更加稳定的时候再进入?

  陈家琳现在已经不提倡2选1了,如果一定要2选1,我们会偏向于更加早期一些,因为这个时候往往是股价最有弹性的阶段。

  但是同样的道理,在更早期的阶段,往往风险也会更大一些,这个时候就考验投资人的眼光和能力。

  我们已经比一级市场的投资者要幸运很多了,毕竟这些公司再怎么样也处于行业早期阶段,能够看到一些眉目,看到一些趋势了,而且不管是行业的透明度,还是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也足够让我们在更早的阶段去参与这方面的投资。

  还有就是,不管是偏早期,还是渗透力到了更加稳定、更加成熟的阶段,技术突破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一方面我们会考虑在不同的阶段做一个取舍。

  另外一方面就是不管是在哪个发展阶段,我们会始终去关注那些技术领先,产品领先,能够始终在迭代方面做的比同行更加优秀的公司,我相信他们能够提供相当好的一个回报。

关于作者: 懂车快报

为您推荐